第213章 与鬼神盟,与天地契_我为天地一仙人
御宅书屋 > 我为天地一仙人 > 第213章 与鬼神盟,与天地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3章 与鬼神盟,与天地契

  汪敏通问询什么时候得道,许甲也不知道,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甚至自己还是别人摸着的那块石头。

  许甲道:“我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得道,但也听过许多道言,无非道不远人,人自远道。又或者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
  “可这些都太大了,太空泛了。”汪敏通道:“每个人的道不同,他修神通,你积善果,究竟谁能修成,还是两说,龙虎山已经许多年没有出现一位飞升的人物了。”

  “天师只是一个身份而已,你授了此箓,也不是说按部就班,升了箓阶,就能稳当成仙,形为名累,神为形累,只有无所凭,才能真正逍遥,说实话,我觉得龙虎山这套是悖逆道家思想而行。”

  许甲没想到作为龙虎山三十六代天师的法官,这家伙有此惊世骇俗之言。

  “吓到你了?”

  这老头又恢复成嬉皮笑脸模样,开口道:“你还欠我银子呢!”

  浑然又变成了那个泼皮乞丐的模样。

  许甲觉得他其实是“精神分裂”,三个“我”产生了严重割裂,当然这也可能是“三花聚顶”,不好说,不好说。

  当然不排除这小老头喜欢演戏,专门装成这种样子,哄骗别人。

  许甲微微摇头,不为其所动摇道心,许甲现在还是“努力”的阶段,还没有到定下“方向”的时候。

  况且许甲早早就定下了目标,那就是成就地仙,正式开宗立派,这個目标完成了,还有治理江南西道的目标,这没有什么好讲的,与其虚无哲学主义,不如干一些实事。

  内修德,外积功。且知且行,知行合一。

  王阳明的心学,可以说合了佛道儒三家,用起来没有毛病,就算这个圣人不行,还有一个“圣人”,更为久远有用的办法,可以实践到方方面面,常看常新,常新常思,常思常悟。

  许甲没有什么“门户之见”,古往今来,拿来可用就用。

  忽的之间,许甲元神大放光明,似乎有一层朦朦胧胧的东西被驱散了,就好像之前在电灯泡上面套了一层塑料袋一般,虽然也放光,可是没有这么通透。

  这正是“顿悟”,但是许甲的顿悟维持时间并不长,只是忽然的耳目一新,对天地宇宙,世间万物和自身的联系,有了新的认识认知。

  “这汪老头,有点东西啊!这是在启发我么?”

  不过并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,这里不凑巧,要是在打坐的时候顿悟,一静静个三四天,没有人打扰,说不定真悟出什么来。

  现在马上要授箓,周边人声嘈杂,妖怪神鬼,各自具有。

  不过这种感觉,能记住,十分深刻,回忆起来,细细品味,也是大有益处的。

  很快许甲就不在执着这里,拿着笔,去给身神牌位一一写上真讳。

  身神秘讳,和外界神圣对应,比如肾神,便对于玄冥,即玄武,也就是龟蛇,合为真武大帝。

  许甲要炼内景周天神圣,便需要将其一一对应起了,已经修证的,尤为如此,脾宫对应后土地祇,心宫对应的便是朱陵火府,南昌上宫,因二室二房,其实也有四位神祇,一为南极真人,二为韩君丈人,三为九华真人,以及南岳衡山火神祝融。

  这些都是自家知之,外人不晓得,唯有内炼知悉。

  如果顺利的话,得授天师箓,对此种内景大黄庭修炼是发挥1+1大于二的效果的。

  甚至可以以内天地影响外天地。

  如许甲在玉山修行,采紫气,于是玉山百姓就能看见天上紫霞,这就是内神协同外神。

  如许甲内采药,所到之处便不生瘟疫。如许甲内修雷法,所到之处邪精便不敢进。

  这就是一个“人形小天地”,所到之地就是福地,所立之土都是福田。

  这还是在现实中便有这些异相,若在法界之中,则更加气势恢宏,可以说动则百神相随,静则地祇来朝。

  当然这要内炼黄庭大成,天师箓也要最高一品天师箓才行,否则也仅仅是能护持周身三五丈。

  许甲花费了好些时间才将周身三百六十五位身神的牌位一一写好,又检查了外坛天地正神的对应方向。

  汪敏通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临了内坛来,看着这些牌位,问道:“你修炼的是上清道法啊?”

  许甲微微思考一会儿点点头:“应该算是。”

  汪敏通感慨道:“我记得老法官曾经说过,初学天师部,后学灵宝部,最后才能学上清部,便是说上清大法最难,最容易出错,却也是最深入的涉及人体秘藏,非学道二三十年,足够内观,可以常定,才能学成,否则一旦出错,不能调节,便容易身死道消。”

  许甲:这么牛逼,我咋不知道呢?

  许甲博览群书,也只觉得这是流派的问题,没有难易之说,只有合不合适,一是有无缘法,二是有没有这个根骨,不觉得这种黄庭法很难,只是学习内丹道的多,但内丹道除却脱胎于外丹道,更多的还是汲取了内景黄庭的思想,而黄庭的思想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。

  很快检查完了内外坛场,许甲这才放心起了,于是开始准备第三层的玉坛。

  要他们准备的铜镜,玉环等等之物,早早就布置好在周边,只三尊牌位,还未有写明。许甲于是写下牌位。

  上书:三清道祖尊讳。

  右书: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之位。正一盟威天地券要。

  左书:闾山法主许逊天师之位。

  许甲不忘自己出身,乃是闾山派的师公,当然今日授箓又不一样。

  正一盟威,乃是祖天师于鹤鸣山悟道与鬼神之盟约,天地券要则是治理天地的依据,故而有扫荡六天故鬼,一应邪祟。便是整治不愿意加入盟约的鬼神,以及打下地盘,划入“治理范围”。

  于是乃有“二十四治”,其实就是二十四个治理区,在这里鬼神要按照我的规矩来,不能想干啥就干啥。

  如果说律令约束的是人,那么祖天师约束的就是天下鬼神。

  可以说自祖天师之前,天下鬼神都是十分残忍的,和密教的那些外道神灵没有什么两样,河神娶妻,又或者吃童男童女都是正常的,甚至一些贵族祭祀祖先,也要坑杀人牲。

  自祖天师之后,便是一阵讨伐。

  那祖天师和鬼神做的什么约定呢?

  “神不饮食。”不可以接受百姓实际的粮食,或者财产的祭祀,更别说是血食了。

  改为:“清供”,就是你们都给我“神明食炁”,喝西北风去。

  许甲在此授箓,便也是要和天地券要,与鬼神盟约,当然不止是鬼神,还有妖怪精灵。

  至于为啥写三官大帝,因为他们三个主升仙考核,授箓也是“升仙”的一种。

  “这样如何?”

  “闾山?”汪敏通疑惑,原来这个世界没有闾山,实施上这个世界有“庐山法”,属于是闾山派未曾演化的版本,庐山又是“灵山”,是上古十巫的道场,故而有天下巫教出庐山的说法。

  而传闻闽江底的闾山,或许是法界之中的秘境,又或者是上古大禹所定五镇之中的北镇,巫医闾山,不过一个在东北,一个在岭南,属实是搭不上联系。

  授箓仪式本来十分复杂,要求的人极多,耗费钱财物料也是极多,故而龙虎山会向箓生收授费用。

  但是许甲这次授箓,其实没有这么多仪式。

  就像是祖天师,他有箓么?有,为什么有,太上老君传的。

  在最初的时候,箓就是箓,没有内外之分,普通老百姓也能授,道官也能授,百姓授之为“箓民”,这个箓其实是保护田宅所用,是向鬼神展示的一种身份,代表这些人是我张道陵罩着的。

  百姓佩戴了箓后,发现不会撞鬼了,没有染上瘟疫了,便纷纷信之,后面又模仿箓,出现了“符”。

  其实说来说去,这个箓就是“道籍,户籍,命册”的三合一版本,只是后面赋予了太多的“传奇色彩”。

  而天师的箓,则像是箓里面的皇帝,其他道士,祭酒的箓,则像是“百官”。

  许甲之前早早就雕刻了“玉山治都功印”,按照道理,其实应该授予“正一三五都功箓”,又或者单纯的“盟威箓”,但现在许甲属于是“特事特办”。

  直接得了一手天师箓,是一品大箓,直接契与天地。

  天授之,地愿之。

  如果非要有句台词,大概是:“我与神明画押?”

  周边的香炉都摆放好了。

  许甲看看时间,差不多了,便对着汪敏通道:“就现在吧!”

  汪敏通点点头:“好。”

  旋即他张口唱道:“开坛!”

  却是中气十足,山居观的诸多道人纷纷位列站好,同时各自拿出早早准备的乐器开始演奏。

  如此在三清山怀玉山脉的的崇山峻岭间,云雾缭绕,仿佛天地间的一幅水墨画卷缓缓展开。山巅之上,古木参天,悠扬的道乐,继承了宫廷雅乐,在此天地之间,便好似天籁洞声。

  古筝一台,其音澈如泉,指触弦动,清扬悠远,恰似山涧细流,兼有江河之澎湃,轻重交错,旋律潺潺,动人心魄。

  侧立琵琶,抱弹之姿,英气勃发。其音符跃然而出,或如珍珠落盘,清脆悦耳;或比铁骑破冰,激昂悲壮,引领心绪,跌宕起伏。

  洞箫幽幽,低回婉转,声声呜咽,若林风松涛,与筝、琵琶相织,如同云遮雾绕,山川相望,超凡脱俗。

  二胡泣泪,其声含情,述人间悲喜。弓弦交响,温婉深邃,时泣时笑,恰似月光柔和,静照心田,慰藉鬼神。

  编钟与罄,古铜之音,悠悠回荡,至于箜篌轻抚,声出如梦,似仙乐缥缈,如红尘烟霞,音清而意远。

  如此仿佛妙乐通达三界,直通凌霄宝殿。

  天迷迷,地密密。

  一阵黑风刮来,只见空中两个碧绿灯笼,仔细一看,是番僧的两个眼睛,作了法相,见着此处授箓,不由便作了老鸹冷眼寒声笑,舔白骨,食腐肉。

  鸟为神鬼使,这是老鸹,是那法王的眼睛。

  汪敏通看了一眼:“他能数百里外附身,已经是很厉害的成就了。”

  “是么?然后呢?”

  许甲在恢弘的道乐之中一步步上前。

  身上穿着的,照样还是那件许母缝制的百纳衣。

  周边的山精野怪,蛇虺毒蛟,野狐黄皮,一个个都巴望着,他们上不得坛去,只在外面看着。

  常玉高高抬起脑袋,想要看清楚坛中的形象。

  只见内里金光万丈,晃得他看不见。

  头顶上,有几道金色祥云,却也是高高的,看不清是否真的有神仙。

  汪敏通唱经道:“是日乃天气告生,阳明消暗,万善惟新,天神尽下,地神尽出,水神悉到,太一在位,搜选种民,考算功过,掇死定生,列名金阙。”

  “着有箓生许甲,衔命传真,宣扬道要,立功佐国,行化救人,训道愚迷,劝进良善,金石为开,水火为济,皇天所覆,皇地所载,日月所照,山川所通,百邪摧伏,万神敬诺,百关流润,五藏生津,真炁降身,炼形易质,功成德备,白日升天!”

  “今得龙虎山三十六代天师之命,为其传箓,一品天师箓,契告于天,定律成地,神鬼明之,乃可共尊!”

  许甲听着,忽然见法界之中,出现了许多人,有一两千,各个都是身瘦嶙峋,面目凄惨。

  其中有两个是领头的,命令着这些人围住坛层。

  许甲乃问道:“今日贫道授箓,你们有何事来此?”

  那两人道:“我们都是玉山治下死而无主的孤魂野鬼,听闻此处已经划治,归于法师你管,四处打听,才晓得您竟然在这地方举办醮会,所以跋涉山水到法师这儿来听法受戒,乞求超生,解脱苦海。”

  许甲知悉,这是一重考验,若不能超度这些孤魂野鬼,便不能成功授箓,许甲说治玉山,要与鬼神契,如今所来孤魂野鬼,便是鬼契的一部分,当然许甲也可以打杀他们,但便是“暴虐统治”,算不上“道德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ksyw.com。御宅书屋手机版:https://m.yksy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